在繁忙的都市一隅,我以玻璃为纸,热气为笔,绘制着生活的斑斓画卷,我的工作室,仿佛是时间的沙漏,滤去了尘世的喧嚣,只留下纯粹的艺术与回忆的余温。
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一群孩子兴奋地涌入我的小小工坊,他们手持儿童票,争先恐后地“量身高”,我笑着摇摇头,心中却泛起一阵温情,在玻璃的世界里,衡量成长的不只是那冰冷的刻度,更多的是那份纯真与好奇的眼神,我拿起一根细长的吹管,轻巧地在火焰中旋转,让那炽热的玻璃如同活了过来,随着我的呼吸而舞动,孩子们围在一旁,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。
“看年龄”不如“看心灵”,我常这样想,在吹制玻璃的过程中,我学会了以更加细腻的眼光去观察每一个孩子,他们的笑容比任何身高刻度都要来得更加真实而深刻,当一束束透明的玻璃艺术品在他们手中传递时,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——那些即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的灵魂。
岁月如梭,玻璃艺术品在我手中逐渐成型,而那些孩子的身影也渐渐长大,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知的探索,却如同我手中的玻璃一般,永远保持着那份透明与纯净,我继续吹制着,不仅是在创作一件件艺术品,更是在记录着那些关于成长、关于梦想、关于童年的美好瞬间。
在玻璃的流转中,我找到了生活的真谛——不是“量身高”的机械,而是“看年龄”的温情,每一次吹制,都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,也是对未来希望的期许。
发表评论
玻璃之韵,量尽童年时光长短。
玻璃之韵,映照着童年的纯真量尺与岁月流转的刻度,每一道纹路都是时间的低语。
添加新评论